文章来源:福建旅游之窗

        日前,在连城县客家演艺中心,冠豸山艺术团的演员们正抓紧排练《耕读传家》、《木偶书法》等一批体现连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内涵的节目。今年“6·18”海峡客家风情节期间,这些节目将集中展现,让观众充分领略连城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让非遗重焕生机

  连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该县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对非遗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共挖掘收集非遗普查线索24951条,整理有价值项目1580个,认定和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并处于濒危状态的非遗,并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非遗。

  据了解,目前该县已成功申报连城四堡雕版印刷工艺和以连城为主体的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闽西客家元宵节庆等7项国家级非遗,连城提线木偶、连城四堡锡器制作技艺、连城地瓜干制作技艺、连城宣纸制作技艺、连城拳等13项省级非遗。连城县文体广新局局长马勋明告诉记者,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最近公布的非遗项目统计结果,连城县是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最多的县份。

  该县还重视非遗传承人培养,目前,全县共有1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个省级非遗传承人、13个市级非遗传承人,大大提高了连城客家民俗文化品牌的含金量和知晓率。与此同时,该县加大非遗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对培田古村落、四堡雕版印刷基地等客家文物古迹进行抢修维护;投资4800万元建设客家博物馆、非遗博物馆、客家方志馆等“八馆合一”的客家文化公园项目等;积极扶持和引导各类民间文化社会团体保护非遗文化,先后成立了木偶剧团、收藏学会、武术协会和“客家红”博物馆、树芳斋等一大批民间文化艺术团体和组织,为非遗织就了一张严实的保护网。

  让非遗走出深闺

  去年元宵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姑田游大龙以791.5米打破了204.5米最长游行花车原纪录,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吸引了共同社、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关注,标志着连城非遗文化正逐步走出大山。

  为更好地传承非遗,连城县努力打造海峡客家民俗文化活动品牌,倾力提升连城非遗项目的美誉度和文化影响力。该县大力开展对外宣传,邀请中央及港澳台媒体到连城采访,让非遗文化“走出去”;从2001年起,每年元宵节期间举办客家狂欢节,集中展示号称“天下第一龙”的姑田游大龙和罗坊走古事、芷溪花灯、新泉烧炮等民俗活动,充分展现连城非遗文化的非凡风采和深厚文化底蕴。去年,流传于连城朋口、新泉、庙前一带的闽西客家春耕民俗“犁春牛”与台湾高雄县仁武乡春耕民俗“牛犁阵”进行了文化交流,印证了两岸“本是同根生”的文化渊源,使非遗在走出去的同时,成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又一纽带。

  让非遗熠熠生辉

  在连城县冠豸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旅游产品展台上,一个个富含连城客家文化元素的纯锡制旅游文化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来自厦门、上海等地的游客纷纷选购。这是连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又一新成果。

  从事木偶艺术已30多年的李明卿大胆创新,融合中国书法艺术,创造了“木偶书法”绝技,不仅在国内频频演出,而且其足迹还遍布新加坡、印尼、法国、瑞典、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成功打造连城非遗的又一金字招牌。

  如何让非遗在保护与传承中,创造出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一个新课题。近年来,连城着力创新弘扬,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该县依托培田古民居、冠豸山等景区,创建海峡客家影视基地,精心编创反映客家文化特色的文艺节目、大型剧目;深度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实质,并将其与旅游、文化产业相融合,开发系列旅游纪念工艺美术品,让旅游有灵魂,让文化产业有经济效益。此外,该县还扶持和引导客家文化、非遗技艺的传承人大胆创新、积极开拓,形成了木偶书法、悬空书法、茶壶唢呐吹奏等一批民间绝技绝活,并使之享誉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