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堡雕版印刷技艺
四堡现在依然保存着完整的雕版印刷古书坊、古工具、古雕版、古书籍,也保存着完整的雕版印刷技艺,是世界上惟一还活着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见证者,被称为是世界印刷与出版史上的活化石。
文化遗产在福建
中国四堡雕版印刷陈列馆展示的明清时期四堡图
中国四堡雕版印刷陈列馆展示的四堡古书坊群(部分)
四堡,是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最北部的一个著名历史文化史乡,古代时属于汀州府。
群山环抱的四堡曾经以其兴盛的雕版印刷业而远近闻名,明清时期是与北京、扬州、杭州齐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所刻的书又称为“四堡刻本”。
中国四堡雕版印刷陈列馆展示的古四堡刻本
在四堡镇,现在依然保存着完整的雕版印刷古书坊、古工具、古雕版、古书籍,也保存着完整的雕版印刷技艺。
四堡是世界上惟一还活着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见证者,被称为是世界印刷与出版史上的活化石。
中国四堡雕版印刷陈列馆收藏展示的古四堡雕版
其中,四堡雕版印刷技艺是雕版印刷业中最主要的环节,因为只有掌握了印刷技艺才能生产印刷产品,从而推动整个印刷业的发展。
2008年,连城“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四堡镇马屋村的马力和雾阁村的邹荧生是这个项目仅有的两个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
马力雕刻厂和四堡雕版印刷传承与发展中心
马力在四堡镇开办了马力雕刻厂,经营木雕生意的同时,在厂里开设了雕版印刷艺术馆,展示、保护、研发四堡雕版印刷技艺。
马力的四堡雕版印刷传承与发展中心内
记者:这个是叫印刷台是吗?
马力:对。我们印刷就放在这个桌上,然后用棕刷这样刷,纸放上去这样子操作的。这个也是,这个是比较大张的。
记者:这个是宣纸吗?
马力:是手工宣纸。这个是我们这边的连史纸。
四堡雕版印刷台
记者:这个是压住纸。
马力:对。压住纸,然后一个个牵过去,一张张印完后割掉。
记者:是转动过去的吧,可以拉过去的吧。
马力:可以啊。我这是印完的,要重新换过。可以放在底下。一张张印完放在底下。
记者:印要在上面。
马力:拉到这边来,印好后,重新放在底下来,牵过去。
用四堡传统雕版印刷工艺印刷《先师孔子图》
用传统雕版印刷技法印印制毛泽东书法《沁园春?雪》
记者:这个呢?刷子。
马力:这个是棕刷。纸放在上面以后,在纸背这样子摩擦,这样印刷。所以刚才说到,如果你太用力了,纸就会被这个工具擦烂掉。
记者:这个要印无数张都可以?
马力:不行。因为它这个是木板的,它如果小心点印,一千张左右。
记者:一千印完就不能用啦?
马力:还能用,但是没有效果了。它有磨损,因为棕刷在木板上这样子刷嘛,如果你不会印的乱来,也就五百来张左右就基本很模糊了。它不是说你想多少张就能够多少张,毕竟是木板的,它会有损耗。
四堡古雕版《惜字歌》及作品
马力在雕版印刷传承与发展中心里接受本台记者采访
马力的雕版印刷艺术馆里,四周墙上挂着介绍雕版印刷史、四堡雕版技艺传承史、四堡雕版印刷技艺的流程等内容介绍。
四周台架上摆放着马力多年来收藏的四堡雕版印刷的古工具、古书籍和古工具。中间的桌子上陈列着已经印刷出来的作品和半成品。书架上的雕版印刷线装书和宣纸散发着淡淡墨香。
这十多年来,马力很用心地整理、研究、展示着他所钟爱的雕版印刷技艺。
四堡雕版印刷传承与发展中心的雕版印刷展示和马力收藏的雕版印刷文物
马力说,四堡的雕版印刷技艺十分精巧,大致可分为6道工序,就是:伐木制版、编辑写样、雕刻雕版、调墨备纸、印刷分页、装订裁边等,如果细分起来,可以分出20多道工序。
马力在雕刻雕版《增广贤文》
其中,雕刻雕版是最繁杂精细,也最艰难耗时的工艺,需要付出许多努力,才能掌握这门纯粹手工的传统技艺。马力说:
“我们的刻雕版,刻字应该是整个雕版印刷整个程序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我们从开始刻到最后一个字完成,是不能出现有刻错的地方,如果有一个地方刻错了,就废了。
然后,刻字的时候,我们的用刀就是跟我们用毛笔写字一样的道理,我们起刀跟收刀必须要一气合成,一口气下来。如果有停顿,那停顿的地方就不连贯了,看得出来,刻的字就没有生动的、笔画灵活的感觉了,断断续续的感觉了,所以刀工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刀工要练很久,我当时从小练,练了五、六年才掌握。这是非常难的。”
马力在雕刻王羲之《兰亭集序》雕版
1984年出生的马力,念小学时就喜欢跟着爷爷写字、画画、刻板。中学毕业后一直痴迷雕刻。2001年起跟随雕版老艺人马文学习,花了多年时间的摸索与实践,才熟练掌握了木雕和雕版技艺。
马力说:
“刻版的话,一块木板拿来,你首先的话,我们的题材要找好。比如说,我想刻一个我们马家的家训,首先题材要想好,然后要写样,就是写字嘛,把我们想要的内容写在纸上,这个要专门请一个书法功底非常好的人。
写在纸上以后,再反贴在木板上,接下去就是我们刻,刻是最难的。再一个就是印刷,然后就是排版。
排版就是把我们印刷好的纸放在桌子上,按顺序,比如说一本书我们就一张张就挑铺过去,顺过去。
然后就裁纸,把书边把它裁整齐,然后就是装订,用我们古代手工装订的技法,这个方法不会很难,教一下都会。
装订好,我们整个大的步骤就这么多,还有一些细节,很多了。比如细节的东西,没印好的扔掉,贴标签啊,都是很细节的。”
中国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里收藏的古雕版
四堡刻本《康熙字典》全套,中国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收藏。
据史料记载,四堡雕版印刷从苏杭一带传入,起源于宋代,发展于明代,而鼎盛于清代。鼎盛时期,四堡从事雕版印刷业的乡民占人口总数六成以上,有著名的印书坊30多家,中小书坊100余家,印刷的书籍种类达9大类1000多种,其中,经、史、子、集诸书,都属于善本。
四堡刻本中独特的一本双刻的《三国演义》与《水浒传》(页面上部为《三国演义》,下部为《水浒传》)
四堡印制的《幼学故事琼林》(增补)、《三字经》、《增广贤文》、《绣像金瓶梅》、《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合刻本等,都以装帧和版本多样化见长,堪称出版史上罕见的珍本。
四堡刻本营销遍布江南,以至海外。
四堡刻本书不仅纸张质地好,装帙考究,字形秀丽清晰,而且书页天头高大,便于读者批注,所以很受欢迎。
尽管价格昂贵,销路依然很广,有“垄断江南、行销全国”之说,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到东南亚地区,成为中华文化远播海外的一座重要桥梁。
四堡刻本《幼学故事琼林》
但到了清代后期,由于西方铅印技术的传入,四堡雕版印刷技艺逐渐走向衰落,1942年,四堡最后一家古书坊停止营业,雕版印刷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上世纪90年代起,连城县政府开始加大投入,出台一系列保护措施,并把四堡雕版印刷列入连城旅游产业开发的重要项目。30多座古书坊得以保存,四堡雕版印刷存活了下来。
本台记者闻达与四堡雕版印刷技艺仅有的两位省级非遗产传承人邹荧生(中)和马力(左)。
从清代初年起到民国末年,四堡的邹、马二姓人都是以刻书为业,马力的老师马文是马氏雕版技艺第十五代传人,马力是第十六代。
马力说,他一直坚持沿用古人传承下来的雕版印刷技法,在这基础上,努力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以适应当代人们的需求。
(东南广播公司记者闻达 连城台李永光 龙岩台谢绍添 文/图 部分图片由马力提供 播音:蓝天 编辑:闻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