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提升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我们将汇聚连城县所有非遗项目,并结合非遗知识问答,带你“云”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期推出的是我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闽西客家元宵节庆——花灯


芷溪花灯


图丨吴健衡


庙前镇芷溪花灯是在清康熙年间从苏州引进。杨姓十六世燕山公,号窦仙,于康熙43年(公元1705年)由太学生入京考授州同(州同、州判均为知州佐官、分管一州钱粮、水利、海防诸务),任职苏州,娶苏州女子吴二姑为妻,二姑思乡念切,尤喜苏州美艳绝伦的花灯。因此将花灯制作技艺并锣鼓板点,宴客酒席菜谱一起传入芷溪,迄今已近有三百年历史。



1. 花灯简介



图丨吴健衡



牡丹灯、花篮灯的制作又别具一格,它是用泰国、缅甸出产的通草纸粘在竹篾上制作而成的。通草纸三寸见方,乍看似纸,细看似泡膜又不是泡膜,是从碗口粗的通草千茎上用锋利的刀一层一层剥下来的,它有千百万个微孔俨然如纱又似泡膜,再染上颜色。用这种通草纸制作的花灯,点上火,通明透亮。一串串的花篮灯或牡丹灯与小纱灯相间组成圆形的大花灯,芷溪人叫它做“花篮吊筒,纱灯衬孔。”大花灯直径2.2尺,高约4尺,中间是洁白宣纸做的大花瓶。花瓶中插上各种鲜艳的绸花、塑料花,花枝上有姿态各异的小鸟,把人们引入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境界中去。花瓶上面是一个深红色丝绸凉伞,点亮火时,深红、浅绿、淡红、金黄,红绿相间,浓淡相宜,动静搭配。



图丨花灯资料      




主体灯的上层是宝盖头,分内外两层,中间是走马灯。外层形似公园中的八角亭。角与角之间有六个门。其中又有内层门和外层门。门与门之间装有潮州制作的生、旦、丑、净等各种脸谱造型的人物,打扮成各种历史故事戏剧情节,诸如“西厢记”、“大闹天宫”、“八仙过海”等等。园门上书写着“春王正月”、“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通人和”、“年胜一年”、“万事如意”等人们祝愿来年丰收、国泰民安的吉祥话。



图丨黄庆地




通过两重门,里面是走马灯。走马灯上绘有“天女散花”、孙悟空等人物。点燃走马灯,由于空气受热上升冲动上面螺旋桨的科学原理,走马灯便不断转动,十分引人注目和猜想。外层宝盖上有十六个鲤鱼灯凤凰灯。每只凤凰口含三串绿豆大的彩色玻璃珠。凤凰头顶上有三根钢丝,钢丝上端有三个红黄绿三色的绒球。它展开翅膀,临风颤动,栩栩如生,配合走马灯不断旋转,十分逗人。


图丨黄庆地




一个花灯大约有30-35人组成的队伍。(基本20-24人加打锣鼓的9人)从正月初一开始,几户人合一个花灯轮流出游,到正月十一日或元宵节。到正月二十(百花生日)就随意游了。

芷溪有四个姓。黄、杨、邱、华轮流为头出花灯。黄姓人数最多,花灯也最多。据说八十多年前芷溪花灯胜会最热闹的一次曾经出过一百零六个花灯。以一个花灯队30-35人计算,一百零六个花灯就得出动3000-3800人,再加上龙灯、飞标(即古事,以故事戏剧形式化装,钢筋做骨架小孩坐或站在钢筋架上,四人抬着配以十番乐队出游。)以芷溪一万人口计算,至少出动了40%的人,其队伍之庞大和热闹的情况可想而知。



2. 花灯制作程序


                                                                  图丨吴健衡



(1)劈竹蔑。

(2)制作花灯骨架。

(3)刻花板。

(4)上浆糊布花灯。

(5)制作走马灯。




3.花灯出游



图丨黄庆地




芷溪花灯出游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二,高潮为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二。按选定的路线出游;斋戒严格;正月十二“回礼”;灯回到家中,宾客要在门口迎接,把玻璃杯从小花灯内取出,留一盏在灯内,将玻璃杯移到各个房间继续点,表示“添丁”。配合游花灯的其它活动有案灯、案龙、 游“古事”和乐队等。



图丨黄庆地




非遗小知识







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总共有几个类别?

答:共有10个类别,分别是:(一)民间文学;(二)传统音乐;(三)传统舞蹈;(四)传统戏剧;(五)曲艺;(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七)传统美术;(八)传统技艺;(九)传统医药;(十)民俗。






--END--


本期策划:吴健衡/编辑:李  霞

审核:李寒月/监制:巫水招



供稿:连城县文化馆

转自:文旅连城

编辑:李萍|审核:李剑|监制:傅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