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四十一年三月的最末一天(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从浙江宁海出西门,向天台山行去。这本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开启新旅程的徐霞客心情十分愉悦。他在《徐霞客游记》开篇之作《游天台山日记》中写道:“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短短十二字,充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畅快。


古人春风得意,是因为登科;徐霞客春风得意,却是因为登程。用今天的话说,他一辈子“在路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他的足迹遍及明代两京十三布政司,相当于现今的19个省、市、自治区,东到普陀山,西到腾冲边陲,北到长城、盘山,南到罗浮山,从名山大川到僻静乡野,他一边旅行一边记录,留下了长达63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正如明末清初文学家钱谦益所说:“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千古奇书。”


说到中国旅游,绕不开“游圣”徐霞客,也绕不开他的“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 享受美好旅程”,让我们跟随徐霞客的脚步,登临天台山、雁荡山、鼎湖峰、武夷山、黄山、庐山、恒山、六洞山、石鼓山、九嶷山等名山,感悟霞客文化,享受美好旅程。



天台散记

文<李冬梅


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徐霞客到浙江旅游,先游洛伽山(普陀山),然后循海南行,第一次游览天台山。他登华顶峰,观石梁飞瀑,欣赏断桥三曲瀑布及珠帘水,游寒岩、明岩、鸣玉涧,眺览琼台、双阙,登赤城,沿途到了天封、万年、国清、方广诸寺。在《游天台山日记》中,他形容天台山“泉声山色,往复创变”“攒峦夹翠,涉目成赏”,多姿多彩的景色让他“几不欲卧”“喜不成寐”。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徐霞客又两次游天台山,撰《游天台山日记后》。


进得山中,于花间树下、山石道中,抖落一身俗念,只让满山青碧浸入眉间、染遍心上。此刻,于心底细细描摹“古方广寺”几个字,只觉瘦削干净,不染尘埃的利落。


仙筏桥畔的徐霞客塑像也有一样神韵,清瘦,秀逸。千山万水走遍,而今伫立于喜而忘归处,与钟爱的山林草木为伍,想必,他该不孤单吧?以脚步感知山川大地的神奇,比以机谋筹划权力要自由旷达多少?徐霞客是绝无仅有的,我曾暗自叩问,在他之前,谁的脚步敲响了峰回路转?他之后,又有多少人在翻阅《徐霞客游记》时,于纸墨间复习一场场山水之约?真想踩着霞客古道上的石板石阶,把他走过的路再温习一遍。


徐霞客初游天台历经数日,不知如何返回?我骑着高铁这匹快马踏上归途,它迅疾如飞,我的灵魂没跟上来,还在天台峰峰路路间徘徊。


仙游雁荡

文<吕峰


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徐霞客游天台山后,从黄岩进入雁荡山(《徐霞客游记》作“雁宕山”),遍游“雁荡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在《游雁宕山日记》中,他用清新简洁的笔法铺叙了“雁荡三绝”等众多景点,丰富而不杂乱。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徐霞客又两次游雁荡山,撰《游雁宕山日记后》。


雁荡山的名称本身就充满诗意,据说其“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故名雁荡,这更加勾起人们对它的向往。最早知道雁荡山,是因为唐末僧人贯休的两句残诗:“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濛濛。”明代的徐霞客更是三次光临雁荡山,他“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形容玉女峰“顶有春花,宛然插髻”。


雁荡山山峰众多,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立,如剑之出鞘,如帆之远扬,如旗之乍展,如玉女之晨妆,如老妪之提携,如牛之望月,如龟之蛰伏,如鹤之展翅……峭立亘天,绝不雷同,而且步移形换,妙趣无穷。正如宋人沈括所言:“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云雾飞来时,恍若仙境,仿佛有仙人居住其间。


灵峰与灵岩、大龙湫并称“雁荡三绝”,是雁荡精华所在。灵峰最出名的是夜景,白天形态万千的山峦和奇峰怪石在夜色的映衬下,如同一幅幅黑白相间、疏密有致的山水画,散发出神秘色彩。傍晚时分,夜色渐渐涌来,信步走在幽静的林间小道,山风徐徐吹来,像一双手在温柔地抚摸你。鸟鸣山涧,空谷回音,一种久违的轻松写意从心底深处蹦出。




仙人的跫音

文<朝颜


徐霞客曾前往浙江缙云仙都游历,其在《游九鲤湖日记》中写道:“即缙云鼎湖,穹然独起,势更伟峻,但步虚山即峙于旁,各不相降,远望若与为一。”鼎湖峰,在今缙云仙都景区内。徐霞客游仙都没有专门游记,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载霞客自述:“而余南渡大士落迦山,还过此中,陟华顶万八千丈之巅,东看大、小龙湫,以及石门、仙都,是在癸丑。”可知仙都之游是在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游天台山前。




入仙都景区,沿溪水而行,举目是泼墨般的绿。雨慢慢停歇下来,水汽在山腰处弥漫,像给群山系上了一条轻纱似的腰带。我们要经过一座桥,去往对岸的山。走到桥中央,我在琴键般的石墩上坐定,身下是碧绿的溪水,色泽与苍翠的青山融为一体,那么干净,那么沉稳,仿佛看不到它在流动。我想,如果仙女下凡沐浴,应该会在这里戏水嬉游。


如果还要为“仙人登天”找到物证,应该就是那座直刺云天的鼎湖峰了。穿过遮天蔽日的树林,当鼎湖峰呈现于视线中时,我委实被吓了一大跳。在相对平阔的仙都景区,它那么突兀,那么高擎,像一个传奇,又像一个高不可攀的宣言。据说此峰高达170.8米,是世所罕见的高大石柱,有“天下第一峰”之美誉。望着它,我不由得怀疑自己的目光遗漏了些什么,比如它是否会在雾气中左右摇曳?比如它是否会像一根春笋那样继续不停地长高,甚至趁我们不注意,一直高到天上去?再比如,会不会有一群神仙,在峰顶双足一蹬,就飞向了天庭仙界?


云雾黄山

文<王唯唯


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徐霞客初登黄山,停留9天。当时大雪已封山三月,他游兴不减,从南往北登山,历祥符寺、慈光寺、天门,登平天矼、狮子峰,游狮子林、接引崖,直到松谷庵,并撰《游黄山日记》。两年后,他重游黄山,登天都峰、莲花峰,并在《游黄山日记后》中详细记载了登顶经过,指出莲花峰为黄山最高峰,与今测量结果完全一致。




走走停停,终于看到了迎客松。这是一株已经耸立了1000多年的松树,成旗状。此处是一面巨大的岩壁,松树生长十分艰难,为了汲取岩石深处的养分,其根部比树干长十几倍,深深扎于岩石之中。松树在古代文人心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黄山松更寄托了诸多文人墨客的精神追求,他们登上黄山,在迎客松下吟诗作画、抚琴放歌,物我两忘。


沿着莲花峰的石梯登光明顶,一步一景,路随峰转,景随路换,令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站在光明顶,前方,天都、莲花二峰一左一右,与光明顶鼎足而立。那些如黄山松一样倔强的岩石,也仿佛在努力地向上生长,意欲刺破青天。云雾中的黄山,忽而隐去,忽而显现,犹如一个水墨高手点缀出浓浓淡淡的韵味,令人心神摇曳。


九曲棹歌

文<温圣魏


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徐霞客游黄山后,对武夷山进行了为期3天的游览,并撰《游武彝山日记》。他先溯九曲溪舟行,抵六曲,登大隐屏、天游峰,往西游小桃源、鼓子岩、灵峰,至狮子岩,复乘舟顺流而下,至四曲再登陆,觅大藏、小藏诸峰,至赤石街下舟返崇安。此行,徐霞客水陆并进,寻幽览胜,记录了船棺、紫阳书院、御茶园等文物古迹。




八闽大地,山水灵秀。福建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山水甲东南。九曲溪飘筏,是领略武夷山风光的最佳方式。


从九曲向一曲击浪而下,水流时而平缓,时而湍急,竹筏也顺着水势时而向东,时而朝西,筏移景换,目不暇接。全景式沉浸在碧水丹山的春色之中,抬头可见山景,俯首可观水色,侧耳能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可以说是竹筏水上漂,人在画中游,看山不用爬,行舟景尽览。在每一曲的入口处,溪边的岩石上都刻有朱熹的《九曲棹歌》,增添了九曲溪的诗情画意。


古人曾这样描绘九曲溪:“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有声欲静三三水,无势不奇六六峰”“曲曲皆幽奇,别具山水理”……青山衬碧水,碧水映青山,山的阳刚、水的阴柔,刚柔相济,相得益彰。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呈现出武夷山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色彩美。沿途奇峰相叠,嵌空而立,高低错落的山峦如旌旗招展,气势磅礴的岩峰如万马奔腾,展示了大自然极致的参差美。碧水丹山,山与水的完美融合是武夷山九曲溪最突出的特色。九曲溪每曲自成一景,浅的成滩,深的成潭,水绕山行,滩潭交错,身临其间,犹如漫步在如梦如幻的山水画廊。


匡庐之夏

文<管钦伟


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徐霞客溯长江水行,于江西九江登陆,在庐山游览了5天,并撰《游庐山日记》。他为历险探奇,舍大道不走,取道石门涧,攀百丈梯到天池,“上攀下蹑,磴穷则挽藤,藤绝置木梯以上”;为登庐山绝顶汉阳峰,“攀茅拉棘”;为考察三叠泉,“从涧中乱石行,圆者滑足,尖者刺履,如是三里”……他两游石门,绕路遍历五老峰,从不同角度反复观赏山中奇景,务求“全收其胜”。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九江境内,东偎鄱阳湖,北枕滔滔长江,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名山。


庐山之夏,层峦叠嶂。白云依岫,空谷幽幽。


牯岭的美天赋异禀,传承了庐山的灵秀。由于地势原因,这里的房屋大多建在半山上。初到此,感觉像是进了小山城。屋顶多半是红色,衬以白墙,掩映在群山绿树丛中,泛着宁静的诗意,像是旧日里的小山村。可你走在街上,橘色的街灯、装饰考究的店面、便利的交通,却不乏现代时尚。


如琴湖因形状酷似一把小提琴而得名。群岭环绕,四周树木葱茏,映得湖水绿如翡翠,澄澈温润。弯弯的木桥穿插其间,湖心的赏景小亭子飞檐翘角,远远看去,犹如卧在湖面上。有时云雾漫漫如海,翻滚着,淹没了树林,淹没了群山,让你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巍峨匡庐,步步是景,处处是画。庐山是一本云雾流动的书,是读不尽的千年青史,不妨循着前人的足迹,去慢慢欣赏和体会。




天下巨观

文<李振南


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八月,徐霞客离五台山赴恒山。《游恒山日记》载:“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策杖登岳。”其形容悬空寺:“仰之神飞,鼓勇独登。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依岩结构,而不为岩石累者,仅此。”




人们概括五岳,说泰山雄,华山险,衡山秀,嵩山奥,而恒山独得一个“奇”字。正如唐太宗在《祀北岳恒山文》中所说:“宝符临代邦之美,灵蛇表阵势之奇。”


恒山最为“奇异”的风光,在悬空寺。当我们离开五台山,经5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穿越无数荒山峻岭后抵达恒山时,最先映入眼中的便是悬空寺。


悬空寺的殿宇楼阁,由低向高三层叠起,高低错落,离谷底将近百米,完全依附于绝壁之上。登寺的石径亦掩隐在岩缝之中,给人以上天无路之感。人在远处抬头张望,只见层层叠叠的殿阁,仅用十数根细细的木柱子支撑起来,仿佛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随时倾塌似的。进入其间,木制楼梯与明廊或暗廊相互沟通,迂回曲折。行走其上,步伐摇晃,不时传来“清空、清空”的声响,使人深切体会到“悬空”的惊险。悬空寺布局凌空危挂,险象环生,阁楼廊道似虚而实,似危而安,实中生巧,危里见俏,让人每踏出一步都会触目惊心,灵魂战栗,又让人觉得每进一步皆是美如画卷,妙不可言,同时还有一种奇险感紧紧地抓住游人的好奇、好胜之心。难怪大旅行家徐霞客赞美悬空寺为“天下巨观”。


泊于兰溪

文<李希文


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年届五十的徐霞客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万里遐征”。这段游程主要取水路,途经无锡、苏州、昆山,又经青浦到佘山,最后进入浙江境,经杭州、富阳,在金华畅游北山诸洞,在兰溪又游了六洞山。《浙游日记》载:“初七日,月明风利,二十里,泊于兰溪。”





在徐霞客的游记中,“六洞”是金华双龙、冰壶、朝真三洞和兰溪涌雪、白云、紫霞三洞的合称。其实,在赵四小姐的故里洞源村附近,本身就有六个山洞。除了涌雪、白云、紫霞外,还有无底、呵呵、漏斗三洞。“六洞山”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六洞山又名灵洞山。山上的六个洞穴中,以涌雪洞最为幽深瑰奇,它也是如今六洞山景区最主要的旅游景观。


涌雪洞中河水清洌,水温四季相衡,掬手喝上一口,满口清爽甘洌。在地下行舟,虽无风雨浪涌之忧,却也险象环生。由于洞中曲折幽暗,奇岩怪石众多,加上水流湍急,稍有不慎便会磕磕碰碰受些皮肉之苦。好在船工反应敏捷,几次怪石临头又化险为夷。一场虚惊过后,不由得生出几分冒险的快感来。


涌雪洞中奇景颇多,有“屿笋灵芝”“古洞别天”“犀牛望月”“水漫金田”等。其中最绝者,当数“琼崖积雪”。灯光映照之下,但见洞壁深处一片皑皑“白雪”荧荧烁烁,靠近细看,质感极强,似有一股寒气直逼而来,让人疑是到了北国塞外。宋代隐士于石(介翁)曾作诗曰:“断崖怒涌四时雪,虚壁寒凝六月霜。”这恐怕是对“琼崖积雪”最为生动的写照了。


石鼓山的书声

文<袁甲清


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正月十一,峭寒,刚满50岁的徐霞客从江西武功山进入湖南茶陵,一路稽考山之形势、水之源流,探岩洞,察碧潭,访寺庙,考古迹,山光水色、风土民情、物产交通,尽纳眼底。10天后,他抵衡阳,拜谒岳庙之后,连续数天登临衡山,盘桓在衡山周边。二月初一,他渡过湘江,先是去了城南的回雁峰,继而北折,寻访城北的石鼓山,《楚游日记》中有相关记载。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年间,鼎盛于宋代,曾得到宋太宗、宋仁宗两位皇帝赐额,与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韩愈遭贬由广东至湖北,途经衡州,写下了著名的《合江亭序》,石鼓遂声名大振。北宋大儒周敦颐是湖南道县人,是“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的一代理学宗师,其理学思想传入书院,深刻影响了一代代湖南学子。他们主张经世致用,重教化,讲名节,轻利禄,憎邪恶,影响和培养了一大批学者,石鼓书院因此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特别是南宋时期,张栻、朱熹二人奔走于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开坛会讲,将传道济民、经世致用的思想融入湖湘士子的精神血脉,引领无数仁人志士从书院走出去经邦济世。明末的王船山,清代的曾国藩、彭玉麟,民国时期的杨度、齐白石等,都是从石鼓书院走向历史大舞台。


弦歌历千年而不绝,白墙黛瓦、绿树环合的书院里,仿佛依然回响着一代代学子清朗的读书声。


九嶷溯源

文<范诚


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三月,徐霞客风餐露宿游九嶷山,探寻有关舜的遗迹,并到三分石考察潇水源。《楚游日记》载:“踯躅莽箐中,久之,乃得抵涧,则五涧纵横,交会一处,盖皆三分石西南北三面之水,而向所渡东来一溪在其最北。”




九嶷山的最高处是三分石,位于宁远县南部。三分石又名舜公石,也称舜皇峰,由三块360余米高的巨大花岗岩组成,是九嶷山的最高峰,海拔1822米。徐霞客的九嶷山之旅,便是围绕三分石进行的。


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在寻访了莲花洞等景点后,徐霞客在九嶷山转了七天,对附近景点,做了一番详细考察。这年三月二十四,徐霞客来到玉琯岩,考察了古舜祠、舜陵的方位,花重金雇得一个去三分石的瑶族带路人,等到天气晴朗,即可登山。可是,此时正是江南的雨季,淫雨霏霏,连日不开。山中雾大,更无法出行。过了几天,徐霞客才由向导带领,开始登山。经过一整天的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直到夜幕降临,他们才攀到三分石下面。山中夜间十分寒冷,阴风怒号,徐霞客只得叫向导砍下一些枯树,堆起来燃烧。突然,一阵狂风刮来,呼呼作响,卷起火龙,飞舞空中。火焰游移,奔腾数丈。徐霞客从来没见过这阵势,惊奇不已,以为奇观。


第二天,当徐霞客迎来晨曦,抬头望见三分石时,顿时惊呆了。只见那三分石巍然耸立于眼前,云雾缥缈中,有如在天地之间插上了三根定海神针,巍峨壮观。他们兴奋不已,饥饿与疲惫顿消,立即淋湿篝火,一路南行考察。三十日,徐霞客终于找到了“五涧交会”的三分石分水岭,弄清楚了三分石是潇水、岿水、沱水的分水处,三水均下注湘江,纠正了人们历来的误解。




:乡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