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

——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②


  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青海生态之窗”大屏幕上的视频镜头缓缓拉近,便可以对藏羚羊栖息地的生态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于2016年起建设的“青海生态之窗”远程网络视频观测系统,不仅实现了对三江源等五大生态板块的监测全覆盖,还不断完善与其他部门之间、系统内外的共建共享机制,给生态保护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共建共享、协同联动,助力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和藏羚羊种群数量恢复,凸显协同治理对于重点区域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引领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秉持系统思维、坚持协同治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曾经一段时间,嘉陵江上游布局了大量采矿冶炼企业,形成了200余座尾矿库。位于嘉陵江上中游分界点的一些城市尽管坚持生态优先、加紧防治,仍饱受防不胜防的输入型污染之痛。2022年重庆和四川两地协同立法、共抓大保护,化解了跨界河流治理不同步、解决不及时、侧重不统一等症结,让嘉陵江重现鸢飞鱼跃、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生态美景。可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